2025年4月26日,由常州刑事辩护研究院与常州市律师协会共同主办的"金融犯罪前沿问题论坛"在江苏正气浩然律师事务所会议室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邀请了华东政法大学功勋教授、刑事法学研究院院长刘宪权;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院长张建;中国行为法学会司法分会副会长、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钱列阳;常州市律师协会名誉会长、江苏正气浩然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常州刑事辩护研究院院长陆柏松;江苏省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泰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陈志学;江苏省律师协会刑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常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常州刑事辩护研究院副院长邢辉;常州大学史良法学院教授赵赤;常州刑事辩护研究院副院长朱红、孙浩、周致力、周蕾娜以及常州刑事辩护研究院研究员、刑辩律师代表、学者及司法实务专家们,通过"理论建构-实务剖析-解决方案"三位一体的研讨模式,为我国金融犯罪治理实务发展注入新动能。
常州刑事辩护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德恒(常州)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孙浩担任本次论坛主持人。常州刑事辩护研究院副院长、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致力担任圆桌会议及新书发布环节主持人。
开幕式 :聚焦金融犯罪辩护新挑战
开幕式上,张建院长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工作人员及法律界同仁致以诚挚欢迎与感谢。他表示,本次论坛将通过学界与实务界专家的深度对话,为金融犯罪领域带来前沿理论成果与实践智慧。
刘宪权:《金融犯罪实务问题解析》
刘宪权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为在场众人带来了一场关于金融犯罪实务的精彩绝伦的学术盛宴。金融犯罪作为独立犯罪类型,最早由刘教授率先提出并进行相关研究,现已在我国刑法体系中逐步确立其重要地位。刘教授围绕“金融犯罪与刑事辩护”作专题发言,讲座从宏观、中观和具体三个层面展开。在宏观层面,他强调应坚持罪刑法定原则,警惕“双重兜底”“兜底的兜底”等立法和司法解释中可能引发的扩张适用问题;在中观层面,他提出“刑事看行为、民事看关系”的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信用卡诈骗、二维码盗刷等刑民交叉案件中的定性判断;在具体层面,刘教授围绕“伪造”概念在货币、票据、信用卡等金融犯罪条文中的不同含义进行了细致讲解,强调理解法律用语背后的实质差异对辩护工作的重要性。讲座最后,他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量化交易中的应用,提出应关注其对金融市场秩序的潜在冲击,并探讨未来可能的法律规制路径。
圆桌交流:大咖论道,思想碰撞
圆桌交流环节,刘宪权、张建、赵赤、钱列阳、陆柏松五位行业大咖围绕金融犯罪前沿问题与司法实务难点展开跨界对话,他们结合各自丰富的实践经验,就金融犯罪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具体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互动过程中,现场氛围十分热烈。五位大咖各抒己见,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为大家提供了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指导,让刑辩律师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案件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找准辩护的方向和策略,提升刑辩案件的办理质量,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新书首发:《制胜法庭-律师刑事发文技法》
现场还举办了孙浩副院长的新书《制胜法庭—律师刑事发问技法》首发仪式。这本书凝聚了孙院长多年的心血与智慧,是他对刑事发问这一关键技法的深入研究与总结。书中详细阐述了刑事发问的理论基础、实践技巧以及在不同案件中的应用策略,为刑辩律师们提供了一本极具实用价值的指导手册。它的出版发行,将进一步提升刑辩律师的专业技能,助力他们在法庭上更好地进行刑事发问,制胜法庭。
闭幕结语:专业之火照亮法治道路
在论坛的闭幕讲话中,陆柏松院长呼吁律师群体 “以本次论坛为起点,主动拥抱变革”。他强调,在金融犯罪形势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律师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将前沿的辩护策略积极应用于实践,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应对各种新型金融犯罪案件。他鼓励律师们团结协作,共同分享经验与智慧,让专业之火汇聚成燎原之势,照亮整个刑辩领域的发展之路,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金融秩序稳定贡献力量。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 © 江苏正气浩然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100874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