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律师风采”|王倩-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 浏览次数: ...
  • 发布时间: 2025-05-15

640 (15)

 

初心所向:在秩序与正义间架起桥梁

 

王倩选择律师职业的初心,源于对“秩序”与“正义”的深切向往。在她看来,法律不仅是规则与逻辑的集合,更是社会良知的底线,是弱者对抗不公的武器。读书时,金斯伯格大法官的一句话曾深深触动她:“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这种信仰不仅是法律人的职业底色,更成为她投身法治事业的源动力。她认为,律师职业的魅力在于其“桥梁性”——连接抽象的法理与具体的人性。生活的道路漫长,她始终坚信:应该先走想走的路,到想去的地方;然后走应该走的路,到应该去的地方。于是,她选择成为了一名法律人,用专业能力将冰冷的法条转化为有温度的保护,让每一个案件成为法治进程的注脚。  

 

破茧之路:解构与重建中的职业坐标

 

在办理一起破产案件时候,"破茧"这个词突然涌入王倩律师的脑海。她深知,每个案件都是独特的战场。即使是类案,因行业不同、当事人需求不同、发生的时间点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问题,律师的职责,就是要致力于为个案找出最优解。

 

作为律师,她最大的转变是思维模式和人生态度的变化。在面对各种社会问题时,她看到的不是矛盾、冲突、激烈的情绪,而是一件件独立的事实和证据,以及从中抽取并重新组合的法律语言、逻辑关系、权利义务。

 

当代律师的职业疆域早已突破传统法庭。从区块链存证到人工智能合规,从碳排放交易到元宇宙产权界定,新兴领域不断拓展着法律服务的边界。deepseek的横空出世,让青年律师看到了无限可能的未来。法律人的坐标系连接到更广阔的未来。

 

第二战场:公益服务中的法治温度

 

在她眼中,律师不仅是法律服务的提供者,更是社会责任的践行者。律师的公益行动,是法治精神的延伸。对她而言,社会责任不是职业之外的附加题,而是职业伦理的内核;公益服务不是道德高地的表演,而是法律人实现社会价值的必由之路。这种责任体现在三个维度:对当事人的忠诚义务、对法治的捍卫责任、对公共利益的守护使命。在公益法律服务中,三者实现了统一。

 

她积极参与公益法律服务,将其视为法庭辩论与商事谈判之外的“第二战场”。每年全国有约100万件法律援助案件,背后是无数像她这样的法律人,用专业能力默默支撑起司法公正底线。她坚信,公益不是“施舍”,而是通过专业能力弥合社会裂痕,当律师将专业能力注入公共领域,个案就能成为推动法治进步的支点。律师应当做一位有温度的专业者。

 

专业为炬,照亮法治征途

 

法治不仅是法庭上的胜负,更是社会系统的协同进化。王倩认为,青年律师的使命,是以专业为基石,以良知为指南,在每一个案件中传递法治的温度与力量;青年律师的征途,是不断将纸面权利转化为现实正义的征程。  

 

五四精神历久弥新,当代青年律师当以专业为炬,在每一起案件中传递法治温度,在每一次辩护中守护人性尊严。愿大家以行动诠释:青年律师不仅是法律的“工匠”,更是法治理想的“传火者”。  

 

愿每一位青年律师 

以信仰为舟,渡世间纷扰

以专业为炬,照见法治未来

本文网址: https://jszqhr.com/news/191.html
找不到任何内容

0519-8511888

首页    /    律所简介     /    律师团队      /    业务领域    /    律所动态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  © 江苏正气浩然律师事务所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2021008743号-1